甲亢,腺瘤,毒性,血清,病人

提問: 結節性甲亢剛發現應如何治療? 問題補充: 體檢結果:T4 3.45     T3 10.74     TSH 0.02 医师解答: 此答案由管理員代為選出甲狀腺功能不正常,發生甲亢。甲亢往往是在結節性甲狀腺腫發生之后出現的。發生甲亢的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稱為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。  這種甲亢多見于老年人,亦以女性居多。甲亢癥狀一般比較輕,有的病人只有部分甲亢癥狀,而其它癥狀缺乏或不明顯,如只表現為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;只表現為消瘦,體重下降明顯;只表現為全身肌肉無力,以肢體肌肉無力較為明顯;只表現為精神激動、抑郁明顯等。  查體可以發現甲狀腺腫大,多為兩側對稱性腫大,并可觸到數個結節,結節大小不盡一樣,一般沒有震顫和血管雜音。眼球突出一般不出現。血清T3、T4水平增高,其中相當一部分病人可以只有血清T3水平增高,而無血清T4水平增高。甲狀腺掃描可以發現多個熱結節,有的病人既有熱結節亦有冷結節。 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: 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,又稱結節性甲亢、Plummer病是一種在多結節性甲狀腺腫基礎上發生的甲亢,通常發生于原來已有多年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的病人。一般在40歲以上出現甲亢癥狀,較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的發病年齡為大.女性發病率較男性高。本病大多數起病緩慢,病情也較輕,且癥狀部明顯,早期容易誤診或漏診,需要到醫院系統檢查才可診斷明確。  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,也稱為突眼性甲狀腺腫、格拉韋斯病或巴色杜病,是甲亢最常見的一種類型,約占全部甲亢病人的90%。  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的病因與其它類型的甲亢顯然不同,它是由于免疫功能障礙即自身免疫所致。免疫功能障礙可以體內產生多種淋巴因子和甲狀腺自身抗體,致使甲狀腺腫大、甲狀腺激素分泌亢進,隨之出現一系列甲亢的癥狀和體征。免疫功能障礙還可能眼球突出。  本病的主要癥狀為:心慌、怕熱、多汗、食欲亢進、大便次數增加、消瘦、情緒激動等。絕大多數病人有甲狀腺腫大,為雙側彌漫性腫大,質地較軟,表面光滑,無結節(少數例外)。只有少數病人無甲狀腺腫大。甲狀腺觸診可能有細微的震顫,聽診有血管雜音。大約有40~50%的病人伴有眼球突出(多為雙側性)。血清T3、T4水平增高;血清促甲狀腺素降低;甲狀腺吸131碘率增高;血清甲狀腺刺激性抗體陽性。  甲狀腺腺瘤一般有兩種情況:一種情況是可以甲亢,甲狀腺掃描顯示該腺瘤為熱結節(放射性同位素分布濃聚),這種情況稱之為毒性甲狀腺腺瘤;另一種情況是不引起甲亢,甲狀腺掃描顯示該腺瘤為溫結節(放射性同位素分布與正常甲狀腺組織相似)或冷結節(放射性同位素分布低于正常甲狀腺組織),這種情況不叫毒性甲狀腺腺瘤,只是一種單純的甲狀腺腺瘤。  毒性甲狀腺腺瘤是由于該腺瘤發生功能增強,產生大量甲狀腺激素,從而甲亢的表現。毒性甲狀腺腺瘤多見于女性,以30~40歲多見。腺瘤通常是單個,少數不止1個。患者有甲亢癥狀,查體往往可以發現甲狀腺有結節,一般比較大,常達數厘米大小。測定血清T3、T4水平增高,以T3增高較為明顯。甲狀腺掃描證實結節為熱結節,但周圍的甲狀腺組織放射性同位素分布往往缺乏或減低。 如何治療 1、腎上腺糖類皮質激素治療。 2、抗菌藥(青霉素,先鋒霉素)與解熱鎮痛藥治療。 預后: 大多數病例經治療的可完全治愈,預后良好。部分病例治愈或自行緩解后有復發傾向,少數病例長期處于甲減狀態或變為永久性甲減。 亞急性甲狀腺炎又稱為Quervain甲狀腺炎、肉芽腫性甲狀腺炎、巨細胞性甲狀腺炎,是甲狀腺的炎癥性疾病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臨床發病率為4。(2)多在發熱后1~7天內出現甲狀腺腫大和疼痛,腫塊質地堅硬,以單一結節為主,疼痛向頜下、耳后放射,咀嚼和吞咽時疼痛加劇。緩解早期(甲狀腺功能“正常”期)。... 治療與預防 (1)腎上腺糖類皮質激素治療:強的松每日20~40mg,分次口服持續2~4周,亦可應用氫化考的松,每日100~200mg,靜脈滴注。1~2天后當癥狀緩解改用口服強的松,2周后可逐漸減少藥量,維持用藥1~2個月。(2)抗菌藥(青霉素,先鋒霉素)與解熱鎮痛藥治療。(3)中醫中藥對本病有一定的療效,一般與以上藥物同時并用,主要治療原則為:清熱解毒、益氣固表、疏肝散結。(4)手術治療是不適宜的,除非伴有甲狀腺腫瘤者,或及少數疼痛長期不能緩解者,才需切除病變的甲狀腺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noo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